《西游记》的写作背景是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然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通过故事对社会现象进行批评。《西游记》共一百回,六十余万言。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故事分三大部分:第...
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1、国内影响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
在明朝中期,唐僧取经的历史事件成为《西游记》创作的源泉。公元627年,年仅25岁的玄奘和尚从长安出发,只身前往天竺(印度)游学。途中,他遭遇了高昌国的国王极力挽留,国王欲封其为护国法师,但玄奘并未停留,而是偷偷逃出,最终到达印度学习了两年多,获得赞誉。公元645年,玄奘带回657部佛经,并在唐王...
《西游记》创作背景 一、历史背景 《西游记》创作于明代,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经济发展达到顶峰,文化繁荣,思想活跃。这一时期,民间传说和故事广泛流传,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作者背景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明朝的吴承恩。吴承恩生活在明代中期至晚期,经历了社会的种...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们为护国法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