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军服与装具盘点:一、军服篇 中央军军服:夏服:草绿色,设计灵活,随季节变化色彩。冬季制服:棉质材料,保暖性能良好。军衔识别:通过胸标进行识别,彰显军人身份。二十九路军军服:特色设计:立领两截袖,卢沟桥事变后袖子设计有所变化。宋哲元领军服:褶口袋和帽子设计独特,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空军军...
1. 非中央军序列 二十九路军作为国民革命军序列,但非中央军,采用立领、两截袖设计。战斗小帽有草绿色/黄绿色、卡其色/土黄色、蓝灰色多种颜色选择。空军军服在1936年至1946年间使用标准版与美式书要版军服,领章也从三桨叶转变为双桨叶。国军二五式将校制服以毛哔叽、华达尼或马裤尼为材质,配用马裤或...
黄埔建军时期(1924 - 1927年):这一时期的军服受苏联红军影响,军官和士兵的服装样式基本一致。上衣为中山装样式,四个口袋,小翻领;下身配西式长裤。颜色多为灰色或黄色,军帽是大檐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军官有武装带,士兵则使用布制腰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 - 1937年):1936年统一换发“黄呢...
手榴弹挂袋的创新设计,机枪弹匣胸挂的“九龙袋”,英美飞碟盔的MK2/MK1以及M1917汤米盔,展示了国军对国际标准的融合与本土特色的融合。军服上,中央军的草绿夏服、军官士兵版和冬季棉制服,各有千秋。二十九路军的立领两截袖,卢沟桥事变后的袖子设计,宋哲元领军服的褶口袋和帽子,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
1. 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聘请苏联顾问,并仿照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和军事制度,训练武装干部。当时国民革命军军装已摒弃了北洋政府竖简章的日式军装样式。无论官兵,一律着灰蓝色军装,戴大檐帽。虽有军职,但服饰上无标识。2. 抗战...